網站首頁
關於我們
公司介紹
品牌介紹
企業文化
組織架構
資質榮譽
人才招聘
產品方案
COF貼合方案
COF全貼合方案
智慧卡方案
傳聲器方案
側封方案
指紋識別方案
ACP方案
自動貼標機
非標自動化
AOI視覺檢測裝置
新聞中心
行業新聞
公司新聞
服務中心
客戶留言
聯絡我們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公司新聞
OLED和液晶博弈加劇 成顯示行業關注焦點
三星再次計劃出售部分液晶生產裝置✘☁☁☁✘,集中力量擴大OLED螢幕生產線產能;LGD在韓國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OLED工廠有望提前半年竣工✘☁☁☁✘,未來3年OLED總投資額高達87億美元;
十年前✘☁☁☁✘,等離子和液晶兩大陣營曾展開激烈的較量和比拼✘☁☁☁✘,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和輿論之爭✘☁☁☁✘,最終液晶技術脫穎而出;十年後✘☁☁☁✘,顯示技術加速升級✘☁☁☁✘,讓液晶和OLED技術再次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液晶生命力還有多長•↟?OLED技術又能否突破瓶頸•↟?如今✘☁☁☁✘,液晶和OLED的博弈✘☁☁☁✘,成為整個顯示行業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OLED進入產業化初期階段
三星再次計劃出售部分液晶生產裝置✘☁☁☁✘,集中力量擴大OLED螢幕生產線產能;LGD在韓國投資建設的全球最大OLED工廠有望提前半年竣工✘☁☁☁✘,未來3年OLED總投資額高達87億美元;鴻海聯合夏普投資2000億日元研發OLED面板✘☁☁☁✘,計劃2018年上半年開始批次生產OLED面板;就連蘋果公司也告知相關供應商✘☁☁☁✘,2017年會有部分iPhone採用OLED螢幕……
如果說最近平板顯示行業什麼技術最熱•↟?那麼非OLED莫屬✘↟。面板大廠紛紛在OLED領域加大投資佈局✘☁☁☁✘,讓OLED的呼聲越來越高✘↟。IHS研究顯示✘☁☁☁✘,儘管液晶顯示技術仍然是顯示行業的主導技術✘☁☁☁✘,但是2016年AMOLED螢幕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將上漲40%✘☁☁☁✘,達到3.95億臺✘☁☁☁✘,其營收也預計將增長25%✘☁☁☁✘,達到150億美元✘☁☁☁✘,可見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面板廠商加速佈局✘╃、調研機構紛紛調高市場預期✘☁☁☁✘,這一系列的事件✘☁☁☁✘,是否預示著✘☁☁☁✘,OLED時代真的要來臨了呢•↟?
從CRT到液晶✘☁☁☁✘,過去20年間✘☁☁☁✘,液晶電視的市場規模從2億臺增長到30億臺✘☁☁☁✘,增長了15倍✘↟。對於韓國面板廠商而言✘☁☁☁✘,在我國液晶面板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他們需要新的技術✘☁☁☁✘,以搶佔制高點✘↟。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副秘書長鬍春明說✘☁☁☁✘,全球經濟不景氣及供給的變化✘☁☁☁✘,讓液晶面板供需逐漸從結構性過剩轉向全面過剩✘↟。2015年全球顯示面板需求面積有1.8億平方米✘☁☁☁✘,並以每年1000萬平方米的速度在增長✘☁☁☁✘,但是與此相對的是✘☁☁☁✘,顯示面板1200億元的產值卻沒有太多增長✘↟。這意味著✘☁☁☁✘,液晶面板的出貨量不斷增長✘☁☁☁✘,但是廠商的利潤卻是下滑的✘↟。在此情況下✘☁☁☁✘,韓國面板廠商更希望憑藉技術優勢和產業鏈優勢✘☁☁☁✘,發展OLED技術以維持其全球領先的戰略目標✘↟。而現在✘☁☁☁✘,OLED產業的確進入了產業化初期階段✘↟。
OLED未必能替代LCD
與國外大廠全面轉向OLED有所不同的是✘☁☁☁✘,近年來我國面板企業的策略是深耕液晶顯示技術✘↟。隨著我國多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陸續投產✘☁☁☁✘,2016年TFT-LCD面板按面積計算出貨量達到全球第二✘☁☁☁✘,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而到2018年✘☁☁☁✘,我國TFT-LCD產能規模將有望趕超韓國✘☁☁☁✘,成為全球第一✘↟。
如今我國在液晶面板領域投資越來越大✘☁☁☁✘,而韓國廠商卻全面轉向了OLED✘☁☁☁✘,這讓OLED將取代液晶技術的輿論不絕於耳✘↟。顯示產業資深專家和企業高層的觀點對顯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中科院院士歐陽鍾燦說·▩•╃│:“從技術來看✘☁☁☁✘,目前LCD的工藝是確定的✘☁☁☁✘,而OLED的工藝並沒有確定✘↟。從投資來看✘☁☁☁✘,OLED的投資是液晶的兩倍✘↟。我認為✘☁☁☁✘,OLED不見得可以替代LCD✘↟。同時也要看到✘☁☁☁✘,很多面板大企業的佈局都是以LCD為基礎✘☁☁☁✘,少量做OLED✘☁☁☁✘,我們應該支援OLED發展✘☁☁☁✘,但也要謹防OLED技術路線改變✘☁☁☁✘,得不償失✘↟。”
實際上✘☁☁☁✘,早在2007年✘☁☁☁✘,索尼就推出了全球首款11英寸OLED電視✘☁☁☁✘,但由於成本和技術難題✘☁☁☁✘,卻不得不放棄✘↟。2013年✘☁☁☁✘,LG和三星同時將55英寸OLED電視推向市場✘☁☁☁✘,但是由於技術路線問題✘☁☁☁✘,三星在第二年便悄然退出市場✘↟。儘管這些年日本和韓國廠商在OLED電視領域一直不斷嘗試✘☁☁☁✘,目前卻只有LG在大尺寸OLED電視領域堅守✘↟。其主要原因是✘☁☁☁✘,OLED加工工藝相對複雜✘☁☁☁✘,上游材料等難確定✘☁☁☁✘,壽命和成本都存在問題✘☁☁☁✘,使其良品率短期內很難提高✘☁☁☁✘,從技術成熟度來看✘☁☁☁✘,OLED還不能與LCD處於同等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面板廠商對於OLED實際都處於觀望階段✘↟。我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主任程章林認為✘☁☁☁✘,應順勢而為✘☁☁☁✘,未來10年OLED和LCD會和平相處✘☁☁☁✘,找到各自不同的應用✘↟。
面板廠商要有明確定位
那麼✘☁☁☁✘,我國面板廠商應該如何平衡OLED和液晶的關係•↟?胡春明表示✘☁☁☁✘,作為顯示技術✘☁☁☁✘,液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共識✘↟。OLED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應用創新✘☁☁☁✘,在中小尺寸領域✘☁☁☁✘,我國應該大力發展OLED技術✘☁☁☁✘,但是在大尺寸領域✘☁☁☁✘,OLED仍然處於技術積累期✘☁☁☁✘,尚不能完成對主流技術的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OLED技術發展的同時✘☁☁☁✘,液晶也在加速升級✘☁☁☁✘,不斷延長生命力✘↟。從液晶技術的發展前景來看✘☁☁☁✘,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因此✘☁☁☁✘,面板廠商要防止盲目的錯誤判斷✘☁☁☁✘,抓住具備優勢領域✘☁☁☁✘,在大尺寸市場把液晶產業做大做強✘↟。
京東方董事長王東昇表示✘☁☁☁✘,現在同樣大尺寸的OLED面板成本至少是LCD面板的兩倍以上✘☁☁☁✘,而且隨著市場滲透率的上升✘☁☁☁✘,成本也會隨之攀升✘☁☁☁✘,至少達到同尺寸LCD面板的三倍以上✘↟。因此✘☁☁☁✘,京東方的策略是✘☁☁☁✘,大尺寸面板的重心放在LCD上✘☁☁☁✘,但要重點發展中小尺寸柔性OLED面板✘☁☁☁✘,並逐步形成大尺寸以LCD面板為主✘╃、中小尺寸以柔性OLED面板為主的格局✘↟。
胡春明表示✘☁☁☁✘,OLED發展源於TFT-LCD的強大技術基礎✘☁☁☁✘,中國企業必須掌握好LCD技術✘☁☁☁✘,才能在OLED技術上實現超越✘↟。等離子的滅亡✘☁☁☁✘,就是因為單一的供應商不能被市場所接受✘↟。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從2015年開始✘☁☁☁✘,韓國廠商已經改變了策略✘☁☁☁✘,將AMOLED大量賣給中國企業✘☁☁☁✘,在銷量提升的同時✘☁☁☁✘,良品率也取得了巨大突破✘☁☁☁✘,從第一季度開始✘☁☁☁✘,手機OLED的成本已經開始低於LCD了✘↟。
因此✘☁☁☁✘,對於我國面板顯示產業而言✘☁☁☁✘,做好液晶技術是根本✘☁☁☁✘,但是我國也要在OLED技術上提前佈局✘↟。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天馬等面板廠商已經在OLED生產線上有所佈局✘☁☁☁✘,並積極進行技術研發✘☁☁☁✘,在不斷突破上游材料和技術瓶頸後✘☁☁☁✘,也有望在新型顯示技術上實現彎道超車✘↟。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国产特级毛片aaaaaa,妺妺让我破了他第一次,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